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


为应对挑战、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就业、助力劳动者提技增收,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就劳发〔2025〕4号)。
一、核心目标(2025-2027)
聚焦制造业、服务业紧缺人才,实施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
为高精尖产业、急需行业及重点群体提供 补贴性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
实现劳动者 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乐业!
二、重点发力六大行业领域
先进制造: 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车、生物医药、深海科技等急需领域培训。
数字经济: 大数据、具身智能、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数字工程师培育与技能提升。
低空经济: 飞行器研发制造、基建运营、飞行操作、场景应用等全链条人才培养。
交通运输: 公路、水运、铁路、民航、邮政快递等从业人员技能、转型与安全培训。
农业农村: 高素质农民、乡村工匠、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生活服务: 养老、家政、长期照护师专项培训,文旅、文博人才技能提升。
三、三大重点群体全覆盖
企业职工: 支持在岗/转岗培训,失业职工优先安排,失业青年纳入技工院校。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 实施 “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操实训。
农民工: 分类开展就业、创业、新职业培训,挖掘老龄潜力,建筑业农民工重点提升安全技能。
四、关键举措提质增效
企业主力军: 鼓励企业自主培训,支持建设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开放资源建公共平台。
机构强支撑: 激励院校社会培训,开设“微专业”,支持民办机构“短平快”项目,共建实训基地。
模式创新: 发布动态“需求目录”,推行 “岗位需求+技能培训+评价+就业服务” 项目化模式,订单定向定岗培训。
评价升级: 大力推行 “新八级工” 制度,支持企业自主评价(可破格认定),探索建立 国家资历框架(技能与职称学历互认)。
待遇挂钩: 强化 技能导向薪酬,岗位薪酬与价值、技能等级双挂钩,落实“新八级工”待遇。
五、资金保障与监管:
统筹资源: 就业补助、失业保险、企业职教经费等多渠道合力支持,差异化补贴,探索“市场收费+政府补贴”模式。
严格监管: “谁使用、谁负责”,严打虚假培训/评价、骗补套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六、组织保障:
部门合力: 人社部牵头,行业部门协同,省级统筹实施。
地方主责: 省级机构负总责,因地制宜细化方案,强化保障,确保行动高效落地!
行动起来! 把握国家政策红利,提升技能,照亮前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与增收!
2025年6月20日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